GPIT技术全称:作物基因表型诱导调控表达技术(Gene Phenotype Induction Technique)
欢迎您访问云南省生态农业研究所官网www.gpit.org
云南省生态农业研究所
Yunnan Eco-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

那氏齐齐发(原那氏778)使用说明

发表时间:2021-05-25 10:46

GPIT,全称“作物基因表型诱导调控表达技术”,是以抗冷耐冻、高抗光氧化、提高作物光合作用效率为中心(净光合强度可提高50-400%),强生理代谢为基础,综合抗逆并双向自调控为特征,从而使作物在信息、能量、动力学特征、营养与环境、微生物等系统以更高层次的新水平相对平衡表达产生的作物潜能优良性状连锁表达综合技术。那氏齐齐发是GPIT的第一代主要产品,是集“抗逆、早熟、高产、优质、高效、无污染”为一体的世界首创并多年领先无转基因污染的高科技生物基因工程新途径技术。正确使用该项技术可明显提高作物抗冷耐冻、耐热,耐荫、耐强光,耐抗酸雨,温度适合可耐盐碱,形态建成后可耐涝、耐旱,耐肥抗倒、节肥高产,抗病、避虫耐虫等综合能力。配合合理的栽培模式,可节省化肥、地膜、工时和费用,特别是可少用甚至不用农药(高发病的大棚等保护地栽培尤为显著),是源头节支控制面源污染保证食源健康,提高综合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可缺少的农业新技术基础与平台,是现代阳光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法宝。

一、诱导液的调制:(分为母液配制和兑制使用液两个步骤,现以50克/袋为例)

1、母液配制:取食用水烧沸持续3-5分钟,按1袋(50克)药粉加入500克(1市斤)沸水的比例进行混合并迅速搅拌即配成1:10的母液。待液体降至常温后将其放入干净容器中(如矿泉水瓶)密封放置2-3天后即可使用。密封避光放置一般可保存一周左右,条件较适宜时可放置数月,以不变质为准。

2、兑制使用液:使用时按所需浓度在母液中加入相应洁净水(拌/浸种时用热水,浇根喷施等用冷水)即为正常使用液。需现配现用。(例如:在配好的500克1:10的母液中再加入2500克洁净水即配制成3千克1:60的使用液)。


二、基本使用方法:全生育期一般使用1-4次(下述“N、PK、洗”分别代表优质尿素、磷酸二氢钾和高泡洗衣粉)

(一)液种处理:旱地粮、棉、油等作物以苗期、旺长期及生殖生长前期和中期喷施为主,种子液体处理仅在土壤、温度、湿度较好无种传土传病害或育苗移栽等能保证正常出苗时使用。小粒油料作物禁用种子液体处理。

    1、选种:那氏齐齐发具有很强淘汰劣种、诱导潜性功能的特性,因此浸种前需做好良种配套、晒种和除杂精选等工作,可采用快速清漂等方法除去成熟度较差的浮种与半浮种,滤水晾干后待处理。

    2、拌种方法:将日晒1-2天的无农药种子迅速清漂滤水后放入不漏水的干净塑料袋中(约装袋子容量的1/3)。按“拌/浸种浓度”和“液种比”倒入相应使用液,一手扎袋口,一手提袋角上下左右翻动,使种子与药液均匀接触后扎袋闷种。每隔半小时翻动1次,并重复4-6次,直至种子将药液全部均匀吸干。闷2-4小时后,除急需播种时可摊晾至表皮干即可播种外,都要求晾晒至完全干透,达到贮藏标准后贮存待播。

3、浸种方法:将种子放入有相应浓度和浸种初温的使用液中浸没相应时间,捞出清漂后晾干待播。

4、处理种子须知:(无经验时以拌种为主,有经验时可浸种为主)

(1)拌/浸种时药液用量以能充分和均匀吸收为宜,容器不宜过深,以防搅拌不匀或压力差较大造成吸收差别过大。金属容器慎用。凡机播等播量较大时可提前1月左右逐步拌种并及时、彻底晾干后贮备待播。

(2)陈种、成熟度差、破损可种传病害及霉变等种子或含剧毒农药的包衣种禁用;辐射育成种和转基因种慎用。

(3)粮食作物拌种时可再另加2%N和2%PK。棉花、大豆等作物在低温或非沙壤地区特别慎用种子处理。

(4)已处理种对日照敏感,播种须细土浅盖(一般不超过种子直径的1.5-2倍)。如玉米盖土不超过4厘米;正确拌种土松可例外。

(二)喷施、浇根或浇心:除少数(如粮棉油类)作种子处理外,一般均以适当浓度药剂与配料采用喷施、浇根或浇心等方法进行使用(视不同作物和生长时期喷施或浇心时各加N和PK0.5-1%,浇根加0.8-1%N,治病杀虫时以同样方法再加入0.2-0.8%洗衣粉)。

药剂使用浓度一般分为:

高浓度:1:400-600     高温高湿、控株型、特殊抗逆、杀虫等情况或在有经验时使用

中浓度:1:2000倍      常温常规使用

低浓度:1:3000-5000   低温、促长等情况特种使用

使用方法可分为以下五种:

喷施:喷施于植株地上部。一般要求叶面及茎干全湿,高浓度时应避免喷于花及嫩瓜上,以免灼烧。

浇根:沿株冠滴水内侧约20厘米(或近根)处环挖3-4坑,将药液浇于有效根上,待液干后将其填平。

浇心:如玉米等作物可在大、小喇叭口时将使用液浇于喇叭口内。

蘸根:将使用液与干净细土混合成稠糊状,均匀沾附于植株根部进行移栽。

浸根:将植株根部浸于使用液中一段时间,取出后用清水迅速漂洗,晾干后进行栽种。

(三)病虫害防治配套使用方法

正确应用本技术并保障土壤透气性可增强作物对病虫害的抗避性。防病时可在上述方法施用时再加入0.2%-0.3%洗衣粉进行喷施;已病株治病时可先用1:2000倍加N和PK各0.3%及0.3-0.5%洗衣粉于下午整株喷施,第二天下午再以1:600倍加同量配料重喷生病部位,在可能烧叶时喷后40分钟再喷清水1次。杀虫时用1:600倍加0.3%N和0.5-0.8%洗衣粉喷施。本技术为“非毒性机理”湿触杀虫,必须喷到虫体上,尽量避免喷于花上,以防灼烧。

三、各种作物使用方法:

(一)粮、棉、油类作物(玉米、水稻等各种作物有伤苗病发病的地方。不经试种合适品种和相关方法禁用种子处理)

1、种子处理:参照下表选择相应浓度、温度、时间拌种或浸种。(表中浓度比为药粉与水重量之比)

品种

拌种浓度

母液兑水(g/袋)

液种比

品种

拌种浓度

母液兑水(g/袋)

液种比

小麦

1:30-40(拌)

1000-1500

1:15-12

蚕豆

1:60-80(拌)

2500-3500

1:10-8

玉米

1:20-40(拌)

500-1500

1:10-8

花生

1:60-80(拌)

2500-3500

1:8-6

黄豆

1:10-30(拌)

母液-1000

1:30-20

脱绒棉

1:10(拌)

母液

1:40-30

品种

浸种浓度

母液兑水(g/袋)

浸种时间

品种

浸种浓度

母液兑水(g/袋)

浸种时间

带绒棉

1:120-160(浸)

5500-7500g

5-6小时

水稻

1:60-90(浸)

2500-4000g

36-48小时

备注

浸种时液初温45-52℃

2、地上部处理(配料用量可根据使用环境、目的、生长时期和状况等因素适当调整,可酌加中微元素)

喷施时期

使用浓度

配料

备注

苗期/移栽前3-5天

1:2000或1:600

0.3-0.5(1-2)%N和0.5(1-2)%PK

1.“配料”括号内为粮食作物可用比例

2.“使用浓度”中促长用1:2000,控长则用1:600。

分蘖前/旺长/花前

1:600或1:2000

0.5-1(2-4)%N和0.5-1(2-4)%PK

结实/果实膨大期

1:2000-3000(1:600)

0.5(2-4)%N和0.5-1(2-4)%PK

浇心(如玉米)

可用1:2000(1:600)加N和PK各1-2%,小喇叭口30ml/株、大喇叭口60-80ml/株浇心

(二)蔬菜类(特别注意南北方和夏冬光照温度显著差异时不同作物不同生长时期的使用差别)

1、浓度及用量原则   ①以中浓度喷施加适量浇根或中低浓度大用量浇根等方法为主(例如:用1:2000重喷施淋根,或1:3000-5000大用量浇根);②高温高湿时相应用高浓度(例如采用1:400可耐高温,高抗冻害,重控株型,防治特殊茎、叶病害等,而1:600可控株型、控病扩散等),反之则用低浓度(如1:3000-5000大用量浇根);③温度越低则浓度越低;植株越大时浓度稍低但用量增大。使用时北方晚秋早春或冬季用1:2000-4000(温度和相对湿度条件较好时选用1:2000;低温时选用1:4000);春季用中浓度1:2000;夏季用高中浓度1:600或1:2000。高浓度或特殊抗逆使用时须在指导下进行(例如高温、高湿或控长杀虫、抗低温冻害等)。

2、使用方法   使用时以苗期、移栽成活后、旺长期及花前或初果期喷施为主。酌情可采用蘸根移栽和浇根等处理办法,但不允许处理籽种。生长期较短的在全生育期内一般处理2—3次;生长期较长时处理3-4次。喷施时需在使用液中加入优质尿素和磷酸二氢钾各0.3—0.5%及针对性中微肥或有机肥。浇根不加磷酸二氢钾,可加尿素、磷、钾肥各1%左右。喷施一般以叶片正及背面全湿为准。晴天或高温天气时若以中(高)浓度喷施或浇根,需在30-40分钟后再喷(浇)清水1次,以防烧叶(根)。

(三)果树及林木类(如苹果、橡胶、茶叶等):以初春树芽萌动前半月或花前一周浇根及初果期喷施为主

使用时期

使用浓度

配料(N和PK)

方法

备注

苗床3-4叶

1:2000或1:600

各 0.3-0.5%

喷叶

叶面全湿

移栽或扦插

1:600

各1%

药液与细泥混成糊蘸裸根或浸裸根20-40分钟

浸根后需快速清漂

移栽成活稳定

1:600或1:3000

各0.5-1%

喷施或1-3龄1-2kg、3龄以上3-5kg浇根

浇根不加PK

(四)其他

种类

使用时期

使用浓度

N和PK

方法

备注

甘蔗

播种/分蘖旺长期

1:600(浸)或1:600-2000(喷)

各1-2%

浸种20-30分钟或分蘖及旺长初喷施

浸后快漂

亚麻

苗期/旺长初期

1:2000 或1:600

各0.5-1

喷施


黄姜

5-7

1:2000或1:600

各0.5-1

喷施


四、注意事项:

1、使用时需根据当地不同生产情况(如气候、土壤、墒情、耕作方式等)合理选择处理方式、浓度及用量。浇根时可结合施农家肥进行,坑深一般需15—25厘米,以见有效须根为准。叶面喷施时尽量避免喷于花及嫩瓜上,以免灼烧。需特大果时应适当疏花疏果。

2、在有经验的情况下若需控制病害及霜冻等恶劣条件或需延长生育期时可适当增加使用次数和浓度。

3、尽量保证“壤松促根”和“水促高产”效应,如小春需适时早播、大春适时晚播,及进中耕松土。特别要保证苗期和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转换前期肥水的及时高效供给,建议以农家肥为主要肥源,并提倡薄肥勤施、化肥叶面施。视情况及不同作物可于“配料”中再加入适量锌、硼、锰等中微肥进行使用,效果更佳。临界期过度干旱促根系过发达修复土壤效应过强会影响产量。

4、在农药、工矿等污染严重的水体和土壤上使用时会明显影响效果。除经允许或有经验外,在药液配制、种子处理、喷施和浇根等全过程中忌与劣质化肥,有毒农药、激素、起络合作用的保水剂、关闭气孔的黄腐酸等接触(包括相关容器并慎用金属器皿)。确需使用农药时,需与之间隔1—2周。小面积使用时会因周边田地施药产生驱虫云集危害,为保证抗病防虫效果,最好集中连片使用。

5、使用后的剩液、清洗液等可按适当比例稀释后浇施果树、蔬菜、花卉等,以充分利用。

6、中国地大物博,土壤、气候、种质、季节等因素极为复杂,以上使用仅作参考,各地可参照基础方法自己试验最佳使用浓度、用量、次数和时间。使用技术不清楚或可能有异常时应及时电话咨询及时纠正。

五、其它说明

1、敬请用户到指定销售点购买。

2、因气候、土壤、栽培管理、配套技术及使用过期产品或违反技术操作规程等原因造成效果不明显或减产等,恕不负那氏产品以外的经济责任。

3、避光、防潮、干燥、常温保存。干粉保质期3年。


Copyright @ 2014-2024 云南省生态农业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昆明高新技术开发区海源北路丽阳星城99号  邮编:650000     电话:0871-68323648 、68323744   传真:0871-68322277  
website qrcode

扫描查看手机版网站

云南省生态农业研究所
Yunnan Eco-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
会员登录
登录
其他账号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