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IT技术全称:作物基因表型诱导调控表达技术(Gene Phenotype Induction Technique)
欢迎您访问云南省生态农业研究所官网www.gpit.org
云南省生态农业研究所
Yunnan Eco-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

那氏齐齐发促大花杜鹃人工移栽有效成活

发表时间:2011-05-05 09:50

    云南大花杜鹃人工移栽不能有效成活的历史结束了———沾益县杜鹃花研究所经过6年攻关,于去年底移栽云南大花杜鹃获得成功。日前,此项成果已通过专家评审。 云南大花杜鹃居我省八大名花之首,冬季顶雪傲冰,夏耐烈日酷旱,春花热烈豪迈,树形曲折多态,素有“木本花卉之王”的美誉。大花杜鹃除园艺高价值和可食用、药用外,还可提取名贵色素和香精。沿金沙江至西藏的东南部,拥有全世界杜鹃的80%的野生资源,云南是世界杜鹃花起源和分布中心。

    过去,杜鹃一方面被列为林业无用杂木,一方面其独具优势的园林价值却因移栽不易而一直得不到有效利用。 大花杜鹃移栽很难成活以及移栽后假活、退化,是园艺界没有解决的两大难题。

    沾益县杜鹃花研究所依靠科技,经过6年攻关,并采用高科技那氏788诱导剂进行科学处理,终获成功。去年底,经过人工驯化的2600株大花杜鹃分别移栽到曲靖圆通寺、龙潭公园、沾益广场、天生洞等地,成活率达98%;且不存在可见缓活期。今年春节以来,一株株树龄30年到上百年的大花杜鹃开得灿若云霞,每天招徕许多游人驻足观赏。经查询,在国外还没有规模移栽有效成活的先例。 据悉,采用那氏788诱导剂不仅能驯化移栽大花杜鹃,还可用于所有大树无农药移栽。

             


    据沾益杜鹃花研究所人员介绍,大花杜鹃移栽存在两大难关,移栽成活是第一难关,勉强成活后不开花和逐渐死亡(退化)是第二难关。


    在未接触778以前,该所引种的杜鹃花成活率不高,只在70%左右(其他人移栽大花杜鹃死亡率高达95%),更主要的是,勉强成活,第二年就不开花、第三年就从顶部枯萎、最后叶小枝叶枯而死。

    用了778以后,成活率大大提高,活了的不再歇年,第二年就开花。见照片。

        2002年,云南沾益杜鹃花研究所使用那氏齐齐发诱导剂处理大花杜鹃,移植成活率高达98%,不存在可见缓活期,并提前三个月在春节前开放,被誉为“科技奇观”。


                   


Copyright @ 2014-2024 云南省生态农业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昆明高新技术开发区海源北路丽阳星城99号  邮编:650000     电话:0871-68323648 、68323744   传真:0871-68322277  
website qrcode

扫描查看手机版网站

云南省生态农业研究所
Yunnan Eco-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
会员登录
登录
其他帐号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