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IT技术全称:作物基因表型诱导调控表达技术(Gene Phenotype Induction Technique)
欢迎您访问云南省生态农业研究所官网www.gpit.org
云南省生态农业研究所
Yunnan Eco-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

紫根水葫芦通过环保部专家鉴定(人民网)

发表时间:2011-11-15 11:28

富营养化藻型湖泊污染的治理在世界上一直是一个重大难题,我国各地对治理蓝藻都非常重视,采取了多种方法,但治理效果都不是很理想。水葫芦作为观赏植物被引入我国,由于繁殖迅速,又几乎没有竞争对手和天敌,在我国南方江河湖泊中发展迅速,成为我国淡水水体中主要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普通水葫芦虽然能够吸收水中富营养物,但其柄叶长根系短,大量的水葫芦覆盖水面,严重遮光,不但阻挡了水中溶解氧的生成,而且其快速繁殖过程中还大量消耗溶解氧,且根系极易腐烂,更造成了二次污染。
         
                                图为昆明市人大主任李培山正在数亲手瓢舀出的虾

  据了解,云南省生态农业研究所通过诱导调控,改良了普通水葫芦的缺点,化害为利,培育出了紫根水葫芦。

  相关人士透露,与普通水葫芦相比,紫根水葫芦但根系长且多,可达70 cm左右,长的可达1.2m 。除根尖白色外,根多为紫红色、紫黑色,根部生物量约为普通水葫芦的20倍左右,极大地加强了具有净污作用的根部。且其柄叶短小,约10cm左右,极大地改善了普通水葫芦的遮光性,且在一定光照条件下,紫根水葫芦可有效提高水中溶解氧,为水生生物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种植紫根水葫芦的池塘中鱼、虾、螺、蚌生长良好,对水生生态良循环系统的构建具有重要作用。紫根水葫芦对水中的蓝藻、氮、磷等具有明显的去除作用,可以有效增加微生物反硝化菌、氨化菌,明显降低异养菌,极大地提高水体透明度,对水质改善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紫根水葫芦还可吸附水中重金属,其根系晾干后制成的干根粉,对砷、铅、镉和铜具有比活性炭更好的吸附作用。
         
                               昆明市王道兴副市长在认真检查紫根水葫芦根的活性

  华西医科大学卫生毒理研究室和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进行了紫根水葫芦诱导剂毒理学、致敏、致畸、Ames、急毒、长毒等多项人药级别安全性实验,发现紫根水葫芦诱导剂无致畸作用、低毒、无副作用,安全可靠。863课题组首席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罗晓东用紫根水葫芦根系分泌的化感物质做灌服小鼠试验,证明其安全性。   
         
  中国工程院院士曲久辉(左三)、中国科学院院士匡廷云(左二)、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王长永(右二)到昆明原航空疗养院紫根水葫芦试验基地考察、指导

附:紫根水葫芦大事记

  2009年8月在滇池西华村进行紫根水葫芦治理蓝藻试验,20日后蓝藻削减率高达99%。经过治理,原劣V类水达到Ⅲ类水质,总氮已达到国家Ⅱ类水质标准并持续保持优良水质。

  2009年9月在滇池大坝旁索道下的20亩废置10年鱼塘进行紫根水葫芦治理蓝藻试验,14天后蓝藻含量由170亿/L减少了99.7%和99.9%,治理结束2年后至2011年11月,除交换区水域外,99%水面仍无蓝藻,水质清澈见底,已有小鱼小虾。2009年9月,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王郁昭主任和原农业部政策法规司郭书田司长两位老同志亲自赴云南调研,并将调研结果向国务院总理报告,得到批示。

  2009年10月20日,国家发改委环资司、林业部、水利部、环保部、科技部相关部门领导及中科院蔡道基院士到海埂大坝紫根水葫芦示范现场调研,并召开了部门协调会,专家建议尽快对紫根水葫芦是否为新物种进行科学认定,支持紫根水葫芦在小范围开放水体进一步试验研究,并在理论研究上希望相关部门予以支持。11月22日,原中国环科院院长刘鸿亮院士、中国林业大学校长尹伟伦院士、中科院张懿院士及蔡道基院士等多位专家学者到西华湿地紫根水葫芦试验基地指导工作,院士专家们对利用紫根水葫芦净化水体污染的效果均表认可。

  2010年科技部将“紫根水葫芦净化滇池水污染”项目列入国家863计划。

  2010年在江苏太湖边多点试验均取得了显著成效,深受当地市民欢迎。同年在太湖做紫根水葫芦和普通水葫芦对比试验后,2011年江苏省太湖管理办公室又安排水体500亩作紫根水葫芦的示范研究。试验结果:云南紫根水葫芦净化水质的能力强于普通水葫芦。

  2011年9月初,北京污染严重的温榆河昌平段的一条小型支流沟渠经一个月的治理已成效明显,源头流入的黑臭污水经过紫根水葫芦的治理水域,流出的已是无臭清水。

  2011年863项目在滇池边的海埂公园和原航空疗养院200多亩水域进行示范,无交换水体均达到Ⅲ类水质,水体清澈见底,能见度已达2.5米,成效显著,得到了相关部门及广大市民的一致认可。

  2011年11月22日,来自国家环保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云南省九湖办、云南省环保厅、昆明市政府、中科院昆明植物所、滇池生态研究所等领导和专家到原航空疗养院考察紫根水葫芦治理蓝藻污染情况。金鉴明院士看到经过紫根水葫芦治理的水域达到Ⅱ类水质,非常开心,鼓励支持继续深入机理研究并要求产业化和延长产业链。

  2012年,紫根水葫芦在云南滇池、星云湖、异龙湖,贵州盐津湖,北京农展馆、团结渠等地对紫根水葫芦净水技术进行了不同规模的示范,效果均十分明显。

  2012年12月24日,来自国家环保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的相关领导和中科院曲久辉院士、匡廷云院士等专家到紫根水葫芦示范基地考察,并召开了“紫根水葫芦净化水体综合技术研究”鉴定会,与会专家听取了863项目组关于紫根水葫芦的成果汇报,形成了鉴定意见,并一致认为,该技术在湖泊治理的特定阶段,尤其对重污染水体具有应用可行性。成果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紫根水葫芦的新品种培育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建议进一步扩大该技术的示范试验规模,并进一步研究构建本成果大规模工程应用的技术体系。                                                                 
                                                                            (责任编辑:王丽、刘丹丹)


Copyright @ 2014-2024 云南省生态农业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昆明高新技术开发区海源北路丽阳星城99号  邮编:650000     电话:0871-68323648 、68323744   传真:0871-68322277  
website qrcode

扫描查看手机版网站

云南省生态农业研究所
Yunnan Eco-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
会员登录
登录
其他帐号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