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气候温和的云南,最早的春茶也要在立春后开始采摘。但景洪市大渡岗荣珍茶厂经那氏-778诱导剂处理的茶园,元旦后就开始采摘新茶,生产出我国第一种“冬茶”。
景洪市大渡岗荣珍茶厂的150亩茶园分别是1999年7月和2000年7月定植的。去年12月16日,在云南省生态农业研究所技术人员指导下,茶厂用那氏-778诱导剂溶液对刚刚修剪的茶树喷叶。没有多久,茶树就长出遍体白毫的新芽。今年1月2日,茶厂采摘了今年第一批新茶,比过去最早的春茶提前了一个多月时间。
云南省生态农业研究所所长那中元经过多年研究,开发了“作物基因表型诱导调控技术”,简称gpit技术,那氏-778诱导剂是gpit技术的第一代主要产品。2002年12月28日,通过了中国农业部组织的专家鉴定。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国家计委的7名著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认为,那氏-778诱导剂“通过浸种、叶面喷施或蘸根处理,能增强作物的抗逆能力,促进根系发育和植株生长,改善植物光合性能。通过多年多点试验和示范应用,在小麦、玉米、水稻、棉花、蔬菜、花卉等作物上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在适宜地区合理使用,增产幅度可达10%以上。并对某些作物的品质改善有一定作用”。
大渡岗荣珍茶厂厂长段家荣介绍说,“使用那氏-778诱导剂后,比起去年来芽头更肥硕粗壮,手感更柔软,白毫更多,叶片更鲜绿”。
前来参观的西双版纳茶业协会、各茶厂的茶叶行家,原来根本不相信能在大寒节令采茶,但当他们品尝到浸人心脾新茶时,在啧啧称奇之余,许多人决定采用这种新技术,生产无任何污染的优质有机茶。

西双版纳大渡岗荣珍茶园使用诱导剂处理茶树,于2003年元旦期间新芽发齐,开始采制,临近的茶树尚未萌动,被誉为"云岭冬茶第一园"。